![]() |
图为李井矿(前)在查看井控装置完好情况。 |
渤海钻探钻井四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井矿扎根一线30余年,足迹遍及华北平原、冀东滩海、太行山脉、青藏高原、塔克拉玛干大沙漠,破解了很多技术难题,被同事们誉为“钻井神医”。
随着塔里木油田朝3000万吨油气目标的迈进,深井和超深井增多,地面和井下情况越来越复杂,李井矿将复杂结构井当作检验和提升自己实力的“磨刀石”,敢于攻坚啃硬。
设计井深5978米的英买42H井三开下钻过程中出现严重阻卡。李井矿到井后分析原因,查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,发现是由于二开施工中甲方卡层不准,导致二开套管没有封住盐层,在三开下钻时,盐层蠕动导致阻卡。他果断提高钻井液密度,总结盐层蠕动周期,使井下很快恢复畅通。寒武系地层白云岩强度高、硬而脆,使用PDC钻头,憋跳严重,钻头入井打10米左右就报废,改用牙轮钻头则存在掉牙轮风险,还得频繁更换钻头。他带领钻井队技术骨干配合甲方仔细分析原因,对各型号钻头实钻情况进行细致比对,逐步改进PDC钻头性能,使单只钻头进尺由11.68米提高到320米,平均机械钻速提高83.8%。
“不到现场,就没有发言权。”在给技术人员上课时,李井矿常这样说。今年2月下旬,中古5-H2井遇阻。他一边打电话了解井上情况进行初步诊断,一边和技术人员赶赴井场。6个小时后,李井矿带领技术人员赶到现场。他登上钻台查看钻头和钻具使用情况,到泥浆罐上观察泥浆情况,询问钻井液比重和密度,走到地质房翻看返出岩屑样本。掌握现场情况后,他召集钻井液、录井、工程三方人员研究问题,提出了调整钻井液性能、更换钻头水眼、下钻多循环等具体措施。随后,他又在井场紧盯施工,亲眼看到井下情况恢复正常后才返回休息。
每次上井处理情况,李井矿都要带上年轻员工,目的是让他们尽快掌握处理井下异常情况的方法,为公司培养技术骨干。
在集团公司重点探井中深1井施工中,为保证膏盐层安全施工,要对地层进行承压工艺堵漏。这项工艺对许多年轻技术人员来说是“大姑娘上轿头一回”。李井矿觉得这是一次让大家学习的好机会,就亲自驻井,手把手教他们学习。在李井矿的带领下,钻井队成功完成了膏盐层施工。在他的引导下,技术员们逐渐养成了勤学习多实践、勤动脑多钻研的好习惯。
两年来,在塔里木市场,李井矿带领技术人员完成了塔中超深井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、塔北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与应用、井下套管阀在英买2-H30井的应用等项目,参与了塔里木山前井及塔北优快钻井技术应用等课题研究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不少年轻员工实现了从司钻到技术员、从工程师到平台经理的转变。(特约记者 黄延兵 通讯员 丁家祥)